第202章 ,意外(求月票)-《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202章,意外(求月票)

      便又听对方继续说道:

      “那好,反正现在是一月份了,他们应该只需要准备论文就可以了,那么我可以抽调三十人吗?”

      “不可能!”

      面对陈国华的狮子大开口,褚圣麟想都没有,直接拒绝了。

      好家伙,一下子就抽调将近一半的大学生。

      物理系又不是计算数学系咯,这能一样吗?

      虽说是大四学生,可那也是学校的学生啊,这三十人要是去了振华研究所,只怕是肉包子打狗了吧?

      到了七月份,其他单位来要人的时候,结果却发现只剩下四十多人了,岂不是要找他褚圣麟的麻烦?

      “不是,褚主任,您不会认为我借调走了,就不还回来了吧?”

      陈国华顿时委屈不已地说道。

      可是褚圣麟却十分警惕,死活不同意。

      最后,两人一番拉扯之后,这才同意被陈国华抽调走十二人。

      虽说人数不多,但勉强也够用了。

      “对了,褚主任,为了让您相信我肯定不会拐带这些学生留在振华研究所,要不您到我们所里瞧一瞧?”

      听到陈国华的话,褚圣麟顿时又好笑又好气地说道:

      “陈教授,你这算盘,我隔着二里地都听出来了,合着你不仅想要我的学生,还想打我的主意对吧?”

      此时的陈国华,表面上笑呵呵地否定了此事,简直是污蔑、诽谤!

      可在他内心,却是这样的反应:虽说褚主任您很聪明,但我坚决不承认!

      对于褚圣麟这位大佬,尽管对方是物理系主任,更多是教书育人。

      但是,对方也在物理研究领域上面有很大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对方的研究,跟陈国华目前要做的高性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完美契合。

      比如对方研究的X射线晶体结构、粒子物理和宇宙线等,都是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啊。

      只要陈国华把对方带过来振华研究所,他就不愁对方不心动。

      要知道,这可是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啊。

      是现实领域的应用,对方这个年龄段的老人,绝对是很希望和十分迫切的。

      十分钟之后,陈国华乐呵呵地坐上汽车,离开了北大。

      褚圣麟已经答应了,明天就会带着十二位大四学生过来振华研究所这边。

      反正大家都很近,也就是几步路的样子。

      除了北大之外,陈国华又去跑了其他地方。

      终于在三天之后,一个规模超过两百名研究员的科研团队,正式成立了。

      这群人就只针对一件事,那就是研发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至于说正负电子对撞机,还有自由激光等这些,那都是后续的事儿。

      没有拿出高性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之前,说什么对撞机都是吹牛逼。

      项目成立之后,陈国华的大部分工作就投入在了其中。

      褚圣麟作为物理系主任,也是X射线方面的专家,就负责这些层面的研发工作了。

      赵志贤他们跟原子所二部的蔡三多、喻德渊和周志宏他们五人便是研发团队的主体。

      只因为他们都有加速器的研发经验,最忙碌的也是他们。

      华居佐、吴礼义、李寿同、石新圃和钱振鹏他们这些大学生,只能够是打下手了。

      说是打下手,但由于他们是有设备研发经验的,因此他们的工作也不轻松。

      还剩下的其他大学生和准大学生,也不是打酱油,而是需要学习和记录实验数据等辅助工作。

      两百人,各司其职,按部就班。

      陈国华对他们的要求,那就是本月内,一定要完成这个工作。

      还好,现在陈国华时间的还算宽裕,所以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医用加速器这个项目里面。

      软件编程这个项目,现在就是练习居多,反倒是需要陈国华的时间,不多。

      其他实验室的项目也才刚刚启动,目前还在技术资料的学习当中,同样不怎么依赖陈国华。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几天。

      在医用加速器项目进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半个月前,大西北这边。

      十二月的大西北,西伯利亚冷风刮得十分起劲儿。

      蘑菇蛋项目组里面,陈桂英被喊到办公室里面。

      “陈桂英同志,经过上面决定,现在调派你回京城,参与其他设备项目的研制工作”

      听到办公室主任的话,陈桂英呆了呆,然后缓缓摇头道:

      “领导,我不想离开大西北,我只想待在这里.”

      其实很多人听到可以离开大西北的时候,绝对是欣喜过望的表情。

      刚才的陈桂英,也闪过一丝心动,但她还是拒绝了。

      老陈家的家训就是振兴中华,这是她父亲陈恭禄对他们八兄妹的期盼。

      现在算是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但并不代表就一定是和平。

      没有蘑菇蛋的话,必然没有话语权,现在就连油管五常都没有京城的位置,谈何其他?

      因此,即便陈桂英脸上已经干裂开了很多道伤口,肤色也十分黝黑,甚至,她的脚还冻伤过,但她还是选择了拒绝。

      大西北的环境,确实很不好。

      可其实陈桂英她平时都在实验室内,比起其他人好太多了。

      要不是上面发放的润湿霜这样的物资,她给了危裕民,她自己的脸也不至于干裂得那么厉害。

      只因为她男人危裕民每天都需要外出实验,更加困难。

      “陈桂英同志,这是上面的通知,不是跟伱商量,明白吗?”

      办公室主任摇摇头,根本懒得跟对方多嘴。

      “那我男人呢?”

      沉默半晌之后,陈桂英只好如是问道。

      “危裕民同志也一样,会跟你一起返回京城.”

      “领导,我能够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见陈桂英一副倔强的模样,办公室主任只好简单地跟对方解释了一下。

      其实就是超级计算机的出现,已经极大地缓解了蘑菇蛋项目的研发难度。

      就在半个月前,大西北这边也收到了两台从京城运过来的千万级别运算速度的计算机。

      这两台计算机抵达之后,很快就受到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喜欢。

      不少数学家们都开心到原地蹦起。

      只因为计算机的性能非常好,很多重复计算的数据,都不需要他们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一遍又一遍地计算了。

      仅需要在计算机内输入想要计算的数据,很快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通过很多轮的测试,他们都知道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

      也因此,大量的数学家们,就可以腾出手来了。

      比如,原定需要二十人来辅助计算的团队,现在可以砍掉一半的人手。

      多余出来的十人,加上其他小项目,这里头的人数就不少了。

      这些人继续留在大西北这边,反而没什么作用。

      还不如回到京城,研制其他辅助设备呢。

      比如点火中子源、示波器、电子倍增器等等,这些设备都是早已经列在计划里面,却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结果根本无法进行研制。

      大西北这边的条件本身就很一般,研制这样的设备,肯定不能够在大西北这边研发啊。

      不说其他了,光是电这种能源,大西北就奇缺无比。

      无法供应足够的电,如何完成更多的试验?

      其实,如果不是有必要的话,都根本不需要跑来大西北这边研发。

      直接是在京城那边全部研制好了相关设备、设计方案等之后,再来大西北这边开发铀矿,提炼铀矿,再将铀238提炼到铀

      接着就是搞来爆炸学、原子核学等等,接着研制出其他辅助设备,然后才能够进入最后一步。

      引爆!

      现在大西北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所以科研项目的领导层,开会过后,就确定了返回京城的人员名单。

      这些名单可不是随便安排的,而是按照各自的专业技能,加上各自的情况,然后才确定下来的。

      陈桂英和危裕民两人,就刚好在名单之上。

      听罢办公室主任的话,陈桂英点点头。

      她当然知道计算机的事儿,听说是京城那边研发出来的,但具体是谁,她就不知道了。

      集成式计算机这个项目,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身处大西北这边,陈桂英也是消息闭塞。

      如果上面的领导不说,还真没人知道是陈国华研制出了集成式计算机。

      既然定下来了这件事,陈桂英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她在下班之后去找危裕民,后者也刚巧得知了这个消息,看来是同一时间通知的。

      整个项目组内,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些人还是想要回京城,而不是继续待在大西北这边。

      其中有位叫刘金秀的女研究员,由于她没有被通知到,要继续留在大西北这边。

      所以第二天她就去告领导了。

      刘金秀跟陈凤英是同一个项目小组里面的研究员,整个项目小组,目前除了刘金秀之外,还有另外三人也留了下来。

      不过其他三人并没有什么想法,就只有刘金秀气不过。

      办公室主任本来还想着给刘金秀做做思想工作呢,结果后者直接撒泼打滚,哭得撕心裂肺。

      反正闹得还蛮大的,直接惊动了保卫科。

      但即便是保卫科的人来了,刘金秀也依然闹个不停。

      “为什么陈凤英她们就可以回京城?我就不可以回魔都?我不服气!”

      陈凤英知道此事之后,便找到办公室主任,想着自己留下来,让刘金秀回去。

      后者哭笑不得。

      有些人的思想觉悟好到爆炸,有些人就跟个二傻子似的。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对于陈凤英的请求,办公室主任当然不会同意了。

      别说上面已经定好的事儿不能够更改,就算不是,陈凤英也该回京城了。

      毕竟陈凤英她娘家就在京城,而不是金陵。

      只是陈凤英可能还不知道罢了。

      进入大西北工作之后,很多消息都切断了,没办法再跟外界联系。

      外界的消息也传递不到大西北这边。

      于是,陈凤英和危裕民两人,在被通知返回京城之后的一周,收拾妥当,便跟着大部队一起离开了大西北。

      回城的路,十分艰难。

      需要乘坐普通的马车,从项目部前往附近的中转站,这一路就要停停走走,花了两天时间。

      抵达中转站之后,休整一夜,第二天再乘坐汽车前往附近城市的火车站,又是一天过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