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正负电子对撞机-《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201章,正负电子对撞机

      在一九六一年元旦即将到来的时间点,陈国华这边也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原子所二部的赵忠尧教授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电子直线加速器已经完成所有的检测,该设备合格,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这个好消息,毫无疑问,又将蘑菇蛋项目推进了不少。

      众所周知,蘑菇蛋项目的研发工作,是当前所有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

      而想要完成这个项目,需要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才行。

      类似离子源、电子直线加速器等这样的辅助设备,研发出来之后,只是对于加速质子、氘核等研究罢了。

      而这部分研究,也仅仅只是蘑菇蛋项目当中,微不起眼的一步。

      即便如此,对于内地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陈国华很是替赵忠尧教授他们高兴,不过他并没有去原子所二部查看那台加速器。

      毕竟赵忠尧他们已经研制出来了,后续就简单多了。

      不过,就在赵忠尧准备起身离开办公室的时候,陈国华突然说了一句,道:

      “赵教授,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这种加速器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医学层面”

      后者的话,让赵忠尧愣神了片刻功夫,旋即叹口气说道:

      “我们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时间精力啊?还是先把蘑菇蛋给造出来再说吧”

      作为经历过战争混乱年代的赵忠尧,他太知道蘑菇蛋的威力了。

      当年在清华任物理系教授的他,在抗战之后,不得不被迫辗转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后来,内地经历了八年的艰苦奋战(实际上是十四年),因为广岛和长崎,直接取得了胜利。

      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四六年,赵忠尧前往基尼群岛参观北美的蘑菇蛋试验。

      之后又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学校进行和物理学和宇宙线方面的研究。

      也正是因为见识过蘑菇蛋的威力,所以赵忠尧更多的是为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忧。

      未来,一旦真的发生战火,势必不会那么简单。

      但凡再来一次抗战,特别是当年在金陵那边的悲惨往事,只怕谁也承受不住。

      三十万啊!

      甚至还远远不止!

      赵忠尧当年可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所以他也很赞同钱学森的‘手中有剑’论的观点。

      支援医学研究?

      呵呵,当年的鲁迅都弃医从文了,现在可不是搞医学研究的时候。

      再说了,那么多人支援医学,也不差他赵忠尧一个。

      毕竟,要是他把精力放在加速器的医学应用层面,肯定是没有多少时间放在蘑菇蛋的研究上面。

      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清光学二十八年,也就是一九零二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准确来说,马上就是五十九岁了。

      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赵忠尧,精力本来就不如年轻人。

      听到对方的话,陈国华笑道:

      “赵教授,我不是让您去做这样的研究,我只是想跟您讨论几句,不过您说的也对,还是先完成蘑菇蛋的研究吧.”

      “唔,这样吧,我在振华研究所这边先成立一个实验室,到时候我再安排人抽时间研究一下吧”

      之前于沫离生孩子那次的经历,让陈国华依然印象深刻。

      如果有机会,还是发展一下这些推动一下医疗器械的发展。

      陈国华毫不怀疑上面的智慧,也不会怀疑蘑菇蛋出不来。

      这些都不是他需要关注或者担忧的事儿,反倒是着眼这些他能够做到的事儿,才是他应该关注的。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就算到了最危险境地,也就是赫鲁想要搞什么外科手术。

      可根本没用,赫鲁根本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人,所以他失败了。

      只因为赫鲁根本赌不起。

      这个时空,陈国华已经提前把一亿次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给拿出来了。

      他不是很确定这玩意儿对蘑菇蛋项目有怎样的帮助,但帮助很大,他是可以确定的。

      何况,他还拿出来了数学建模,以及协助赵忠尧他们拿出来了电子直线加速器等设备。

      相信蘑菇蛋这个项目,只会更快出现。

      所以,他并不需要过多关注这些层面,反而是应该关注其他。

      听到陈国华的话,赵忠尧点点头,笑着说道:

      “你还年轻,确实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研究,推动医学发展,对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说,最是友好了”

      老人嘛,有很多小毛病,身体机能迅速下降,对医疗设备、医务人员的依赖程度会拔高很多。

      陈国华闻言,笑着说道:

      “赵教授您也还年轻着呢.我送送您”

      把赵忠尧送出振华研究所之后,陈国华感慨了一下,然后找来葛守志。

      “老葛,我们现在还剩余多时间空房子来着?”

      后者闻言,连忙说道:

      “主任,除了阅览室、培训室、会议室等,目前我们还剩余的房间就只有五间了,其中两间是大厂房,三间是一般的房子”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原本空荡荡的振华研究所,现在已经被利用了起来。

      八百多名研究员,加上后勤的两百多号人,整个研究所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千人。

      其实,现在很多实验室,都还能够继续补充研究员。

      要知道五道口这边的房子,原本是某科研单位留下来的,之前邱宗岳说过了,这个科研所单位不仅仅是搞科研的,还有制造、生产等任务。

      有点类似之前的北汽制造厂。

      整个单位是有五千多人的。

      但后续之所以搬走,估计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人口太多了,安置不下去了。

      五九年那会儿的北汽制造厂,也是在突破了一万人大关之后,无法再继续扩张了。

      如果不是今年年中的裁员事件,让北汽制造厂瘦身缩水了不少,指定是不够用的。

      现如今的振华研究所,一千人出头罢了,肯定是还能够继续安置更多的人。

      只不过,振华研究所可没有制造生产单位,意味着最多也就是安置到三千多人左右。

      如果再多的话,肯定就容纳不了。

      更别说陈国华还弄出来了阅览室、大会议室、备用机房等占地空间蛮大的场所。

      所以,人员安排层面,缩水很多是很正常的事儿。

      “那就把其中一间预定下来,用作医疗器械的实验室”

      陈国华沉吟了一下,如是说道。

      葛守志闻言,顿时一副苦瓜脸,道:

      “主任,我们没钱了!”

      “行,我知道了,我后天去找领导聊聊天,催促一下!”

      听到是这件事,陈国华叹了一口气,邱宗岳这位领导也不知道有没有后悔当他的领导呢?

      接二连三的事儿,接踵而至,几乎让邱宗岳成为了振华研究所的大管家。

      很多事儿,都少不了邱宗岳的大力支持。

      估计连上面的伍先生他们这些领导,都很头疼吧?

      今年最后一个工作天,就这么过去了。

      明天是元旦,休假!

      翠花胡同,陈国华的汽车缓缓停靠了下来。

      刚下车的陈国华,迎面就看到了冲他哈腰打招呼的范太平,不由笑着说道:

      “哟,范大爷这是刚买菜回来啊?”

      这位邻居,手上正提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根黄瓜和三根紫茄子。

      寒冬腊月的季节,能够吃得上这样的菜,绝对是很不错的了。

      蔬菜大棚的应用,从五八年开始,五九年开始试点种植,现在是六零年的冬天。

      所以今年这个冬天,冬储大白菜已经开始没有很关键的作用了。

      有钱的人家,还是能够买来这些蔬菜吃一吃的。

      只是,范太平应该是没有抢着脆嫩的蔬菜,加上现在这么晚了,能够买到黄瓜和茄子,已经算不错了。

      可实际上,陈国华不知道的是,很多人其实不太想买这些蔬菜。

      因为有钱人,终究是少数啊。

      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了节省。

      冬储大白菜虽然不是青菜,但它便宜啊。

      而这些蔬菜大棚出来的菜,比平时吃的蔬菜价格,贵了不少。

      主要是因为农用地膜等成本,所以价格也会反应在蔬菜上面。

      当然,也不是贵好几倍,就只是比平时夏季的价格贵了八九分钱左右。

      饶是如此,很多人还是承受不起的。

      也就是教授、双职工家庭等才买得起。

      “是啊,刚回家,我看街道口那边的粮店还有黄瓜,就买了下来,陈教授,要不晚上到我家喝点?”

      范太平笑呵呵地说道,一边说还一边从怀里掏出来一个酒瓶子。

      酒瓶子里面应该是散装地瓜干,这种瓜干酒,售价是六毛钱一斤。

      价格是没有变化的,即便现在的情形,也依然如此。

      只不过,酒票的供应更少罢了。

      而范太平能够弄来这样的酒,说明他还是很有门道的。

      不错,陈国华猜测,对方应该是从鸽子市那边弄来的。

      陈教授的称呼,自然是因为陈国华进入北大当教授这件事了。

      至于说陈主任?

      呵呵,范太平可不知道陈国华在振华研究所上班,否则的话,那就搞笑了。

      保密工作做不好,那就完犊子了。

      “不了,我也是刚下班,家里应该准备好了饭菜,大爷回见。”

      笑呵呵地婉拒了范太平之后,陈国华转身就回了自己家。

      而范太平则是收回了目光,没敢多看越野车。

      之前有过几次,他想多看看越野车几眼,就发现了龙康侯的目光。

      后者的目光十分犀利,吓得范太平落荒而逃。

      事后,他就被警告了。

      所以,对于陈国华的事儿,他很想亲近讨好对方,可奈何双方之间差距太大了。

      毕竟陈国华是一个北大教授,还如此年轻,范太平自然是希望跟对方有更多的来往。

      可惜!

      回到家里的陈国华,已经闻到了浓郁的香味。

      “小月,今天家里又煲鸡汤了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