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因此,像现在这样,北美根本就不知道嫦娥智能可以偷窥他们北美那边的情况。
“国华,现在那些发霉的武器都已经卖光了,接下来你有什么建议么?”
听到对面张继汉的提问,陈国华顿时将目光从显示器移开,看了对方一眼,又继续盯着显示器,道:
“领导,我没什么建议,您觉得该怎样就怎样吧。”
又来薅他的羊毛,总是喜欢借他的口来说事,真的是够够了。
所谓的‘发霉武器’,还不是领导一句话的事儿么?
既然已经卖掉了仓库里的那些‘发霉武器’,成功盘活了那些军工企业,这不是好事儿么?
就这样的好事儿,怎么可能停止呢?
按照现如今中东那边的局势,这场战争不打个十年八年的,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呢?
从古至今,中东那片地区,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战争当中的。
现在发现了那么多石油,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绝对是很多大佬们争相抢夺的地盘啊。
石油是黑色黄金,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能源,而中东这边又占据了这么多储量,加上他们这边的宗教信仰等历史、地理的原因,战争才是常态。
所以,只要石油没有挖干净,那么战斗就会持续下去。
没钱了就继续挖石油,挖出石油之后就卖掉换武器、粮食等物资,接着再继续干架。
既然如此,那么张继汉完全可以跟那些军工企业说:咱们还有那么多‘发霉武器’,肯定要继续卖呀。
甚至粮食都可以‘发霉’,然后运走卖掉。
从北美、澳洲等地方进口粮食,转手再卖给中东佬,这样赚差价的贸易方式,那简直就是爽翻天了呀。
如此简单的道理,张继汉不可能想不到。
就这还要来问陈国华?
所以陈国华这才懒得搭理对方,连翻白眼都懒得翻了。
“国华我跟你说话呢,你能不能别再盯着显示器了?”
张继汉的身体往前挪动,看了一眼显示器,结果只是看到陈国华在编辑程序。
这些程序可不是张继汉能够看得懂的,所以他只是讪讪一笑,语气都弱了几分。
论手速,陈国华自然是非常快的。
甭管张继汉反应多么迅速,陈国华都不可能让对方看到那些他不想让对方看到的画面。
嫦娥人工智能还没发展起来,肯定是还不适合让领导知道它的存在。
“不说这些发霉武器了,国华,针对现在中东那边的情况,你有没有什么成本更低但威力颇大的武器?”
见陈国华真的不想给建议了,张继汉只好转变策略,研发成本更低的武器,这可是陈国华最拿手的,所以他肯定没理由再拒绝了吧?
“领导,难道现在中东那边已经没钱了么?他们不是特别有钱么?而且地下那么石油,就算挖个几百年,应该也没有问题吧?”
陈国华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问道。
现在中东那边,绝对是一块宝地。
不提地下那些黑色黄金,有不少地方也还有黄金等矿产,这些对内地来说都是很有诱惑力的呀。
“人家也不傻的好不好?”
张继汉瞪了陈国华一眼,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而是催促陈国华,能不能就针对成本低威力大这个要求来研发新武器呢?
“领导!”陈国华摊了摊手,道:
“怎样的成本算低呢?一毛钱还是不要钱?怎样的威力算大呢?这个性价比肯定也要有对比吧?”
此话一出,张继汉并不生气,反而是非常开心地简单说了一下大概的参数要求。
陈国华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给出了一个建议。
“我改装一下煤气罐吧,用煤气罐作为大炮,这玩意儿绝对算得上低成本了吧?”
煤气罐大炮?
张继汉顿时狐疑不已:“国华,虽然我读书少,但你不要忽悠我,煤气罐还能够当做大炮使用?”
作为煤球炉的替代品,煤气罐这玩意儿,在京城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物了。
翠花胡同的陈家,早在一九六零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煤气罐了。
也就是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京城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使用煤气罐了,到了现在的一九七九年,满大街都是煤气罐了,几乎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家庭都已经使用了煤气罐。
之所以仅有百分之六十,那是因为煤气罐本身还是挺贵的,大家更习惯使用煤球炉或者木材。
特别是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燕郊附近的很多山地里的植被已经好了不少,所以不少京城市民又瞄准了这些木材,开始了砍伐。
木材砍伐是很多农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毕竟这玩意儿只需要一把刀就可以了。
而煤气罐和煤球,那都是需要钱来购买的。
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只要是花钱的事儿,那就是大事儿,能够使用劳动替代,绝对不会乱花钱。
这就是后世很多农民,明明已经被子女接到大城市居住了,但在宽敞明亮的大城市房子里,他们却是很不习惯,一天到晚都在发呆没什么精气神儿。
只有回到农村的时候,走路都带风,笑容满面,就算有干不完的农活:喂猪、砍柴、煮猪食等等,但他们都心甘情愿,发自内心的欢喜。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煤气罐也在全国的城市当中普及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