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大家都十分骄傲自豪。 在得知陈国华回来之后,便是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他们都跑过来办公室这边,借着询问技术问题的关口,没少跟陈国华打听空间站发射的事儿。 导致陈国华的工作效率很低,只能够将他们都打发出去。 忙碌了小半天之后,他这才简单收拾了一下,准备回家。 然后戴希璋也过来了,将他给堵在了办公室门口。 “陈教授,恭喜恭喜,我们的空间站终于成功发射了.” “谢谢戴主任,其实现在发射的不过是试验舱罢了,算不上是空间站,等到核心舱成功发射之后,才算是真正的空间站” 提及这些,陈国华脸上带着微笑,但对于未来他自己也很难确定。 试验舱已经有了小白鼠这些动物,可以说是为后续的无人试验舱发射提供了最为重要的试验数据和基础。 但是载人航天项目终究是非同小可的事儿,加上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那些航天员目前也只是训练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最少是需要两年半的时间,陈国华才敢让他们上天。 否则的话,不管他们多么优秀,陈国华也不敢让他们上去。 只要载人航天项目顺顺利利完成之后,南天门空间站核心舱才会发射上去,为后续其他发射项目做准备。 换句话说,从目前来看,想要发射核心舱,最起码还需要等两年以上的时间。 如此便意味着,南天门空间站项目至今都还不算成功发射。 更别说整个南天门空间站,除了核心舱之外,还有很多实验舱、货舱等,以及陈国华最想要研制出来的货物飞船这一款航天器。 没有飞船来协助运载货物,处在太空中的南天门空间站想要获得地面补充,相对困难一些。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整个南天门空间站项目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革命尚未成功,依然任重道远啊。 戴希璋寒暄客套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到了民航客机上面。 “国华,你也知道” 前面还叫陈教授,满满的距离感,现在就亲切地喊国华了,绝对是有事儿。 陈国华不动声色地听着,想要看看对方到底想干嘛。 “去年,振华十八型客机在国外卖得很火,前前后后,我们都已经卖出去将近六十架客机了,为我们国家创造了一点七亿美金的外汇收入” 听着戴希璋的话,陈国华的表情还是没有丝毫变化。 这些都是之前的事儿,就算陈国华很忙碌,但也从邱宗岳这边获知了最新信息。 自从振华十八型在国外爆火之后,陆陆续续吸引了泛美航空、环球航空、阿拉伯航空等外国民航企业前来订购客机,戴希璋等航空科研人员可谓是激动到落泪。 过去百年历史,就是中国屈辱的百年。 飞机是西方率先发明的先进科技,后来一战二战,飞机就变成了先进武器。 特别是二战期间,以及半岛战场上,我们的士兵可没少经历空战空袭。 在山城、金陵等很多城市挖掘的防空洞,就足以证明西方的飞机到底有多么强大了。 孱弱了百年,戴希璋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早就希望内地能够制造出合格的飞机。 这倒不是难事,几年前,振华研究所也终于研制出了歼幺幺九号战斗机、轰-65型轰炸机和振华十八型客机。 但是让戴希璋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振华十八型突然就被泛美航空公司订购了二十八架,并且之后还一发不可收拾,陆陆续续又卖出去了将近六十架。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如何不能让戴希璋他们这些人热泪盈眶呢? 可是高兴之余,戴希璋他们却又发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正在研发的民航客机项目了。 这可不行啊,万万不可以啊! 为什么? 有道是趁热打铁,趁着现在振华十八型在国外卖得火爆,继续研发一些短程客机,同样是节能省油的那种经济舒适飞机。 如此一来,内地的民航事业绝对能够迎来腾飞。 不仅仅可提振内地的航空制造水平,更是可以为内地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 于是,戴希璋就找了过来。 其实他早就想来找陈国华了,但是后者那么忙碌,而且忙的还是空间站这个国家大工程,他也不敢随意打扰对方啊。 这不,等陈国华忙碌完了,他就来堵人了。 “国华,我们国家的航空制造业就靠你了,我知道你现在很忙,项目很多,你放心,你只需要负责技术资料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我可以负责到底” 开发短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