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双子星 火箭 通讯-《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一九六五年,京城地安门大街,衙门办公室门口。

      汽车停靠在门口,陈国华跟邱宗岳下车之后,就往里面走去。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钱学森他们几人也跟在身后,而当陈国华走进去之后,却还见到了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他们。

      今儿个是物理学家大聚会吗?

      来了很多大佬啊,三钱都齐聚一堂,绝对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一幕。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杨振宁这位刚从国外回来没多久的大佬。

      “杨教授,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振华研究所的主任,也是北大数学教授陈国华同志.”

      薛亚军闻言,也没有坚持。

      当天晚上,陈国华回到了翠花胡同,临睡觉之前,便在生物硬盘上面仔细搜索了一下关于李政道、陈省身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的资料。

      得到批复之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边,就开始准备点火了。

      刚抵达发射中心,这边的负责人付立庆便带着人来迎接陈国华了。

      跟杨振宁差不多,陈国华也跟李政道交流了两三天,之后又安排人带对方参观了振华研究所。

      可是后来,李政道看了杨振宁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他对后者这篇论的出发点持怀疑态度,所以当杨振宁来看他的时候,两人就此展开了讨论。

      其实陈国华才是真正的项目负责人,只不过他是防空系统的负责人,而不是人造卫星项目的负责人。

      或者已经有了这样的应用,但很难被重视,因为无法解决问题,技术也不够。

      而这个时空,北美那边压根儿就没有。

      这天,徐德祥来汇报,说是年初‘感冒’的那架轰炸机已经完成修复了,现在申请进行试飞准备。

      不止如此,当初在五九年的时候,霍曼德尔此人也跟随埃尔德什留在了北大。

      只有等到未来,朝太空中发射了三颗同步卫星之后,才能够真正实现除两极之外的全球通讯。

      那可是宇宙星空啊。

      杨振宁一听,顿时摇头道:

      “那我不就不去了,航空发动机这东西太高端了.”

      尽管杨振宁是混物理学界的,但他处在鄙视链的第二层,而陈国华可是处在鄙视链最顶端,并且他自己本身就是顶级数学家。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谦虚的说辞,实际上,他在六二年的时候,就已经求证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一旁的领导,笑呵呵地说了一句,大家伙顿时大笑了起来。

      此次交流对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收益,特别是杨振宁,他算是彻底服气了。

      之后霍曼德尔也跟陈国华请教过关于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的难题,由此出了一本《线性偏微分算子》的基础书籍,这本书已经成为北大数学系的教材。

      原时空的历史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可是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时间转眼过去了两天,陈国华终于结束了跟杨振宁的交流。

      “好的,陈主任,请跟我来。”

      火箭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的过程,大概是十分钟左右,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后者的职位比他高,地位更加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主任能够比拟的。

      终于时间来到了九月中旬这一天,也是天气预报当中晴空万里的一天。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个国家一直都遭受列强的欺负.”

      不像钱学森、邓稼先他们这些人,可以帮助到内地完成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核潜艇等方面的科研任务。

      然而跟振华研究所相比较,却又是落后了一个时代。

      虽说各自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有句话叫触类旁通,何况,陈国华真的很想把内地的顶尖科技水平,提高一些。

      说实话,杨振宁确实是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真的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先进的科研机构。

      “你们都别谦虚了,你们啊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回北美了,陈国华也转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当然,也就是陈国华自己太忙碌了,所以才会这样。

      可是杨振宁却找到李政道,提出他比李政道年长几岁,希望作者署名的时候能够将他的名字放在前面。

      只因为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一点足以吊打物理。

      后来第二次合作发表论文时,李政道说服了杨振宁,按照国际惯例来署名。

      对于这个提议,李政道虽然不愿意接受,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

      “没问题呀,你直接带他去参观就行了,如果你没空的话,我来亲自带他也没问题。”

      除此之外,细节方面还包括火箭燃料是否足够、火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各个子系统的零部件能否正常工作等都是影响火箭飞行状态的因素,如果火箭飞行速度和高度达不到的话卫星同样是无法进入预定轨道。

      而这些领域,都是陈国华非常需要的顶级人才。

      火箭这边告一段落了,陈国华扭头又被轰炸机项目给缠住了,而这个时候已经是九月底了。

      毕竟印象中,内地的计算机水平真的很一般。

      结果杨振宁却是罢了罢手,道:“不敢麻烦你,你还是随便安排一个人带我去逛逛就可以了,特别是有些机密的地方,我可不敢去”

      搞纯理论研究确实如此,就算帮忙带研究生,也就是一两个罢了,带不了多少。

      距离火箭发射已经不足一周的时间,那么所有的准备工作其实都已经完成了。

      可这个很重要吗?

      只要他们乐意回来,陈国华相信,上面肯定不会阻止。

      笑话过后,陈国华就喊来薛亚军,让后者帮忙带杨振宁去参观。

      那就是李政道也来京城了!

      哦豁,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呀。

      十月国庆也即将到来。

      有超算的辅助,加上陈国华、钱学森等人的多次精密计算,同时有数学模型,可以说是考虑得非常全面了。

      也因此,杨振宁得知这些方法之后,才会如此震惊。

      并不是说回来就回来的。

      尽管还没完全确定火箭已经发射成功,但大家已经压制不住内心的欢喜了。

      早在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合作发表《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时,就因为署名的问题闹过不愉快。

      耗时半年才修复完成,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下子使得这架轰炸机的造价直接就翻了一倍。

      邱宗岳拉着陈国华,给杨振宁介绍起了陈国华。

      跟杨振宁交流到了晚上,陈国华还是有些意犹未尽。

      陈国华能够做的事情很少,但是请一尊大神回来坐镇,那绝对没有问题。

      星箭分离之后卫星想要正常工作还需要内部电池提供电能,除了极少数使用核电池的卫星之外大部分卫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的。

      “陈主任,你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那一年我才二十九岁,可是现在看到你,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虽说陈国华也是主任,但主任和主任之间,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近地轨道卫星是九十到一百一十分钟绕地球一圈,所以在京城这边能够联系上卫星的时候,就会进行相关测试。

      其实不是高端,而是太敏感了。

      原时空历史上,国外是从六十年代开始,关于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术才不断出现,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物、医学、工程等各个领域。

      但之后,两人就不再合作了。

      这多多少少有点类似数学建模,却又不完全类似。

      然而,这些都只是粗浅的应用,根本无法应用在高端科研项目当中。

      抵达通信部之后,陈国华简单跟他们寒暄几句,然后就要求开始进行测试。

      满脸感慨的杨振宁,心中更加激荡、震撼。

      正在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还是在原时空的一九八五年的北美及其应用联合会举办的。

      听到陈国华的命令,通信部这边顿时忙碌了起来。

      陈国华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只不过,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并没有当场答应下来。

      现在怎么办?

      转眼第二天,陈国华再次找到杨振宁,跟后者继续交流杨米尔斯理论。

      各类测试实在太多了,几乎每测试一次,就需要休整几天,以此来确保轰炸机内部的所有零部件都正常。

      付立庆闻言十分错愕,但还是没敢多嘴劝说陈国华。

      其次就是确保火箭发射当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天气状况是良好的。

      当然,他回来或者不回来,对内地没有多大的影响。

      只有进入到近地轨道了,才算是成功发射。

      领导一走,众人就开始闲聊了起来。

      办公室内,陈国华还没开口,杨振宁便提出了要求。

      只不过其作为诺奖大佬,在去年就已经成为北美国家科学院院士了,这个时候想要邀请人家回来内地,只怕是非常非常艰难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这枚火箭,表情十分凝重。

      “领导,火箭发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一切准备就绪,现在申请发射,请求批准。”

      杨振宁在北美搞研究的时候,都是他自己或者一两个人一起合作,并不会有很多人参与。

      “当然没有问题,走,我带你去”陈国华顿时微笑着说道。

      尽管这颗卫星的寿命也就是一年左右,但已经足够了。

      何况,对方的根本来就在内地,回来内地这边,也是人之常情。

      领导批准了陈国华的申请。

      只不过,这些都是纯理论层面的研究,对现如今的内地来说,真没有多少作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