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发家史(新年快乐)-《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264章,发家史(新年快乐)

      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四号,腊月二十九,今天也是除夕。

      翠花胡同,陈家。

      “爸爸,我要吃糖葫芦,我要吃糖葫芦.”

      “别吃了,明天再吃,你乖一点,别逼我在最快乐的时候扇你.”

      听到陈国华的话,陈伟这个小家伙顿时嘴巴一扁,就要哭出来了。

      小屁孩可委屈了,明明家里买了好几串糖葫芦,为什么不给他吃?

      旁边的于沫离抱着他妹妹,却是没有吱声。

      陈思这孩子,还在抱着一颗糖葫芦,慢慢啃呢。

      至于陈伟他自己的糖葫芦,小半串都被他吃到肚子里。

      六零年七月份出生的陈伟,现在都已经两岁半了,虚岁的话应该是三岁了。

      结果还是这么不懂事,吃了小半串糖葫芦还要吃,所以陈国华才会说这样的话。

      今天可是除夕,陈国华并不想生气。

      但是陈伟这个臭小子,似乎有点仗势欺人,在他父亲起身,不搭理他之后,他就跑去找他爷爷了。

      “爸爸,哥哥,走了.”

      看到她哥哥走了,陈思顿时指着小手,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句。

      “走就走,到时候他牙齿蛀牙的时候,要是喊疼的话,我们就不搭理他”

      陈国华懒得搭理那个臭小子,反而是接过陈思,抱着小家伙,教她数数。

      女儿文静又乖巧,非常好带,陈国华就特别喜欢她。

      但陈伟这个臭小子,打小就调皮,加上有他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疼着他,所以他更加调皮捣蛋了。

      “大哥,快出来吃早餐了,我们做好早餐了.”

      屋外,传来了陈小敏的声音。

      伴随着陈小月三姐妹慢慢长大,家里的家务活都在向陈小梅转移。

      并不是说陈小月就不干活了,只不过相对少了一些,因为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复习,毕竟年后的七月份,她就要参加高考了。

      在家里,陈国华和于沫离两口子,其实是比较少动手做饭的。

      一是陈国华自己本身就很忙,大家也也不让他动手,于沫离也是同理。

      毕竟于沫离是学医的,平时家里谁头疼冷热等,都是她来操心的。

      二是胡萍姑、陈小月她们会负责好家里的一切,比如搞卫生、做饭、洗衣服。

      当然,家里的家务活其实并不多,也就是做饭和搞卫生会相对麻烦一些,洗衣服的话有洗衣机呢。

      洗衣机这样的家用电器,对陈国华来说,更加简单。

      原时空的历史上,中国第一台洗衣机是在六二年,也就是去年由沈市日用电器研究所试制出了洗衣机。

      但在这個时空,六零年的时候,冬天的时候,有一次陈国华看到了陈小月用热水洗衣服,还是手指通红。

      所以当时直接就设计出了变频滚筒洗衣机,并且解决了电机无极变速技术、电机控制许驱动技术等问题。

      技术是直接交给了沈市那边的日用电器制造厂帮助生产。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五十年代,莫斯科那边帮助投建的工业项目,几乎都是在东北这边。

      南方,那是真的没有啊!

      “好,来了。”

      陈国华和于沫离两口子应了一声,跟着便出去了。

      来到客厅之后,就看到云婉裳哄着陈伟背诗词,旁边的陈恭禄拿着糖葫芦,笑眯眯地看着。

      “爹,别给他吃糖葫芦了,我刚才已经给他吃了一小半串,再吃的话,他牙齿肯定受不了.”

      看到这一幕,陈国华顿时皱眉说道。

      “他估计都吃不下饭了,还是让他少吃点零食”

      “现在是过年,就让他开心开心一下吧。”陈恭禄倒是没太在意。

      才两岁多的孩子,距离换牙还早着呢,加上平时也吃得少,现在多吃一两颗,问题不大。

      对此,陈国华直接给了于沫离一个眼神。

      后者是医生,她说话更有说服力。

      媳妇出马,一个顶俩。

      这不,于沫离还没开口呢,陈恭禄就拿着糖葫芦离开了。

      然后陈伟这孩子就哭了起来。

      “吃饭吃饭,某些孩子没饭吃咯。”

      见胡萍姑、陈小月她们端着饭菜进来了,陈国华故意冲陈伟这个臭小子这般说道。

      小家伙一听,顿时顾不得假哭了,赶紧吃饭吧。

      只因为他姑姑端着的饭菜很香,很诱人。

      今儿可是除夕啊,饭菜当然比平时丰盛了很多。

      六二年过去了,六三年的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比之前要好很多了。

      首先一点,那就是在六二年年底的时候,京城这边已经恢复了之前的粮食、肉食等供应。

      从这里来看,便已经说明内地的粮食情况,相比五九六零这几年好太多了。

      大家看到陈伟这孩子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自己端起小碗,拿着筷子就夹菜扒饭,都不由笑了出来。

      吃过早餐,陈国华还没出门,门口那边,邱宗岳就提着礼物过来了。

      老邱提了不少海鲜过来,顿时受到了陈国华全家人的热烈欢迎。

      特别是陈思、陈伟、陈小月他们这些小孩子,热情度直接拉满。

      海鲜这样的食物,对老陈家来说,也是很少见的呢。

      即便京城距离海边也就是一两百公里,并不是很远,但想要吃上海鲜,依然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儿。

      在物资管控的年代,很多物资想要获得,难度系数就变得很大。

      “国华,这些海鲜都是刚从津城港口那边运过来没多久的新鲜食材,都是很不错的肉.”

      邱宗岳笑呵呵地让警卫员和龙康侯把两大箱海鲜搬进来客厅,指着箱子冲陈国华说道。

      “谢谢领导,您给我送这些过来,上面不会说什么吗?”陈国华感激不已地说道。

      现在是六三年了,物资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

      可即便如此,也还没富裕到海鲜都可以随便送的地步。

      如果是居住在海边,那还好说,毕竟这个时代的海洋,物产丰盛。

      不少居住在海边的生产队,在近海就可以捕捞到不少海鲜。

      当然,因为渔船业并不发达的原因,导致现在的海洋捕捞业就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

      甭管如何,陈国华还是非常开心的,毕竟这可是海鲜啊,营养物质还是非常丰盛的。

      “就这么点海鲜,谁会关注啊?”邱宗岳罢了罢手,道:

      “何况这些都是上面的意思,你就放心吃吧”

      见对方有些欲言又止,陈国华顿时明白了,邱宗岳估计找他还有其他事儿,而且还不方便让其他人知道。

      于是他便主动邀请邱宗岳到书房那边聊一聊。

      他们两人去了书房,陈恭禄、云婉裳、胡萍姑、于沫离、陈小月等人全都小声嘀咕了起来。

      陈恭禄对邱宗岳这位领导是非常熟悉的,还在军阀割据的民国时代,邱宗岳就已经声名鹊起了。

      到了抗战时期,邱宗岳的名气就更大了。

      虽说陈恭禄一直都是跟着老许这边的,但并不代表他对邱宗岳等其他领导不熟悉。

      能够被上面安排负责原子弹等科研项目,说明邱宗岳这个人的脑子还是很好用的。

      只不过,陈恭禄没弄明白,今天怎么会收到这些海鲜?

      “萍姑,你知道这些海鲜怎么处理么?”

      云婉裳倒是对这些海鲜感到陌生,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处理的感觉。

      “这些是龙虾,这是石斑鱼,还有这是什么鱼块?”

      胡萍姑一一辨认出这些海鲜,龙虾和石斑鱼都相对简单一些,只不过那一大块差不多有十多斤的鱼块,却是让她有些为难了。

      围观的陈伟盯着大龙虾,有些害怕又有些好奇,如果不是他站在他妈妈身前,估计现在是不敢继续盯着大龙虾的。

      就在于沫离她们盯着海鲜议论纷纷的时候,书房里,邱宗岳却开口说话了。

      “国华,我得先跟你说一声对不起”

      陈国华家里是非常安全的,这一点,邱宗岳很清楚。

      只因为陈国华家里也同样放置了不少信号屏蔽器,而且龙康侯会经常检查一下家里,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够藏在家中。

      翠花胡同毕竟只是一条胡同,进出这条胡同的人都是附近邻居,几乎没有任何陌生人会进出这里。

      如果有,那肯定会被邻居们碰见的。

      也因此,在安全系数很高的陈家,邱宗岳自然不会顾忌什么,进了书房之后就直接进入正题了。

      “领导,您怎么突然跟我道歉啊?犯不着吧?”

      陈国华闻言顿时有点懵圈,一时间没弄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

      今儿可是腊月除夕,已经是放假的时间了,被迫加班的陈国华并没有说什么,毕竟他当上了主任,就应该有随时加班的思想觉悟。

      可是一大早就看到领导登门给自己说道歉的话,陈国华自然很懵逼的。

      “不不不,我是真心实意地想跟你说声对不起的,之前我一直怀疑你的计策,那都是我的不对.”

      邱宗岳连忙开口说道:

      “你之前一直提议对家用版游戏机压货,我不是反对嘛.”

      听到这里,陈国华顿时有些明了,可依然没明白邱宗岳的意思是什么。

      对方是领导,对他的建议有疑惑很正常,毕竟此时的国库连一只老鼠都见不着,而陈国华他却建议继续囤货。

      根本就没有家底儿,如何来囤货?

      关键是没办法从其他国家那边贷款,意味着一切只能够靠我们自己。

      正是基于此,邱宗岳才会反对陈国华的建议。

      而现在他跑过来道歉,自然不是那么简单,那是因为北美那边传回消息了。

      陈国华凝神听着邱宗岳叙述接下来北美那边发生的一切消息。

      事情的源头,还要从去年十一月份的禁令开始。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份,维多利亚港出现了北美和大不列颠的两大航母舰队,于是,进出港岛的商船,都被迫接受检查。

      关于华润公司的货物,一律不允许离开港岛。

      基于此,从十一月底开始,华润公司出售的华悦计算器、华欣收音机、《兵乓》游戏街机、尿不湿、芯片、光刻机等等,几乎没办法从港岛这边出口。

      时间进入十二月份之后,克雷公司、德州仪器、东芝公司等多家企业,库存的华润公司产品,很快就被销售一空。

      特别是进入十二月底的时候,这些产品已经彻底被消费者给采购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