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半导体城(求月票)-《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3)页

      可现在没办法撒气,还是先应付眼前的难关再说吧。

      “那你们准备怎么做?有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能不能确保不被发现的前提下,将技术资料带回莫斯科?”

      其他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够再像克列奥这头蠢猪一样,被人包了饺子。

      之前那次,克列奥他们在外海的太平洋里,就被人给一锅端了。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啊!

      也因此,克列奥是死是活,赫鲁现在也不知道。

      因为他对京城那边说了,劳资不认识什么克列奥,你们想干嘛就干嘛吧。

      没办法啊,赫鲁也是要面子的。

      如果真的把克列奥给要回来,那就需要抵消不少债务,也变相承认了克列奥他们干的那些蠢事。

      到时候赫鲁不仅丢了面子,还没了里子。

      所以基于此,只有牺牲掉克列奥他们这些人,才是最符合当前利益的。

      作为一个把国家利益看得比什么都还要重的人,赫鲁心中当然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是不会允许在自己当班长期间,出现这样的重大失误。

      也因此,这一次,赫鲁当然要过问清楚,看看莱蒙托夫是不是跟罗科索夫和克列奥他们一样,都是大蠢猪。

      如果是,那还是趁早回家洗洗睡吧,这件事从长计议。

      莱蒙托夫闻言,当即便把智囊团拿出来的方案给说了出来。

      赫鲁听完之后,便轻轻嗯了一下,“那就去干活吧,如果拿不到技术资料回来,你就自己写辞职报告。”

      “如果能够拿回来的话,那么我亲自给你颁发一枚勋章。”

      现如今,半导体工业的形势已经愈发激烈了。

      作为领头羊的振华研究所,目前也不知道研发进度到了哪里,是否可以顺利制造出内置一万枚晶体管的芯片。

      北美、欧洲和东京等地区,他们也在努力追赶。

      只有莫斯科,现如今还落后北美一丢丢,落后京城方面,更多了。

      所以,莱蒙托夫他们这一次能不能成功,重要性可见一斑了。

      赫鲁是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的,但参考罗科索夫和克列奥两人那令他窒息的操作,他又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反倒是莱蒙托夫,大喜过望地敬礼离开了办公室。

      甭管如何,这一次,莱蒙托夫认为自己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把之前罗科索夫和克列奥丢失掉的名声,给彻底夺回来。

      时间过去几天,赫鲁终于忙完了,可以抽身前往微电子中心了。

      赫鲁参观了之前亚历山大肖金说过的那台微型计算机。

      看到这台计算机之后,赫鲁差点没叹气。

      尽管他没有见过振华研究所那边拿出来的仅有十个饭盒大小的计算机,但也可以想象得到。

      毕竟十个饭盒大小,跟眼前这个一百七十五厘米高的机架,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面。

      “书记同志,这是我们目前的最新发明.”

      旁边的斯塔罗斯领着赫鲁介绍着眼前的计算机,同时毫不犹豫地将一个微型无线电接收器,也就是一个微型收音机,塞入赫鲁的耳朵里。

      这个微型收音机,居然能够捕捉到两个地方电台,但它的尺寸比电子管收音机的尺寸要小的多得多。

      赫鲁听着收音机传来的声音,表情不敢置信,旋即欣喜若狂地询问了很多东西。

      此时的赫鲁,高兴得像一个孩子似的。

      只因为那么微型的收音机,未来可期啊。

      莫斯科的钢铁产业、航空工业等相关行业那么发达,制造业更不是京城能够比拟的。

      那么这个时候,只要同意亚历山大肖金、斯塔罗斯等人的半导体城计划,就可以另辟蹊径,实现弯道超越。

      毕竟晶体管的尺寸可以缩小,那么它可以应用在各个层面的应用领域当中。

      比如军事层面的很多新武器系统等,又比如莱蒙托夫他们这个部门常用到的各类窃听装置等等。

      还有现在他手上的这个微型收音机等,这不就是超越京城的拳头产品吗?

      京城能够拿得出来这么微小的收音机吗?

      呵呵!

      一时间,赫鲁有些眉飞色舞了起来,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

      旁边的亚历山大肖金、博格等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大喜过望。

      只要赫鲁高兴就可以啊,这意味着,半导体城这个计划,几乎是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就要等赫鲁的具体反应了。

      “那么,斯塔罗斯同志,你可以再跟我介绍一下,你们这个半导体城的计划么?”

      问完了那些关于应用层面的技术问题之后,赫鲁终于想起了半导体城,这才意犹未尽地说道。

      事实上,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出乎赫鲁的意料之外了。

      所以,他很确信,半导体城一旦建立,那么未来就可以研发和制造大量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斯塔罗斯闻言激动不已,赶忙把那份计划又重述了一遍。

      听罢之后,赫鲁也同样很高兴,当场就表示会全力支持对方的计划。

      于是,关于半导体城的计划,就这么如期开始了。

      “对了,你们能否制造光刻机?”

      就在半导体城计划开始之后,赫鲁又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把斯塔罗斯和博格他们给喊了过来。

      “光刻机?这个是什么?”

      他们两人是一九五六年来到莫斯科的,关于芯片制造这些,他们不是很懂。

      毕竟初代光刻技术,也是在北美那边出现的,而京城这边,尽管在材料科研所也有这个技术。

      奈何它仅仅只是造了一片晶圆,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说光刻机嘛,斯塔罗斯和博格两人都没听说过,但只是听名字,他们就知道,这玩意儿绝对涉及到了大量的技术。

      比如现如今的初代光刻技术,斯塔罗斯他们当然是知道的。

      可这玩意儿涉及了光学等多个学科,而这个光刻机,应该会更加不得了。

      听到此话,赫鲁顿时失望不已。

      那么看得出来,光刻机绝对是最先进的技术了,没有之一。

      “这是目前京城那边传出来的最新技术,是关于芯片制造的技术,而且北美他们也已经开始跟进了”

      “什么?振华研究所已经可以制造出内置两千枚晶体管的芯片了?”

      等赫鲁说完之后,斯塔罗斯和博格等人顿时惊呼出来。

      旋即,脸色瞬间变得无比严肃。

      很明显,京城那边的半导体工业,比莫斯科这边,领先了不知道多少。

      最起码不是一两年的时间了,最少是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此领先优势,属实是让人有些绝望。

      赫鲁看到他们的表情,不由叹了一口气。

      “你们抓紧时间吧,我会给你们安排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但你们一定要尽快,不能够被人甩开太多”

      莫斯科的惯例,通常都是复制粘贴,通过仿制别人的技术,然后迅速跟上,接着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以期超越别人。

      但是很明显,这一次是半导体之争,他们注定是要失败了。

      北美这边,IBM公司的温克尔曼很快就得知了一个消息:莫斯科开始修建一座半导体城。

      “法克!该死的俄国佬,真有钱!”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温克尔曼顿时羡慕到流口水。

      北美这边是有一座硅谷,甚至IBM公司对他这个技术部门主管,也不算差。

      但相比较而言,还是人家莫斯科那边的半导体城更帅气啊。

      为什么?

      因为温克尔曼他们遇到了技术问题,也会跟其他实验室或者研究所进行合作。

      这个时候,他们就必须从纽约州的阿蒙克市前往其他城市,光是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就让人无语。

      反观人家莫斯科的半导体城呢?

      从报纸层面的报道信息来看,这座城市名为泽列诺格勒,意思是绿色城市。

      它被设计成为科学天天,不仅仅有研究实验室、生产设施等等,还有学校、日托所、电影院、图书馆和医院——半导体工程师所需的一切都能在这里找到。

      甚至,在泽列诺格勒的市中心,直接打造一所名为莫斯科电子技术学院的大学,完全就是比照斯坦福而建的大学。

      也因此,完完全全就是一座硅谷,只不过它少了一点湾区的阳光罢了。

      在这样的城市里工作,遇到了任何关于半导体层面的技术问题,都可以很快找到实验室,找到那些博士专家进行沟通交流。

      甚至是吃饭、散步的时候,都有可能遇到很多半导体层面的工程师、研发人员。

      这样的地方,多爽啊?

      所以温克尔曼才会说这些俄国佬是狗大户了!

      小沃森并不知道温克尔曼他们这些技术研发人员的吐槽,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他现在只想要光刻机,然后快速制造出可以内置两千枚晶体管的芯片,提升计算机性能,去抢占市场的订单。

      让IBM公司重新成为北美计算机行业的巨无霸,成为那个占据了全美计算机市场百分之八十以上市场份额的那个巨头。

      另一边,德州仪器公司,佛雷泽召集了一众部门主管开会。

      德州仪器也在搞光刻机的研发工作,但他们摸索了一轮之后发现,没有更加高端的光学仪器设备,没有更牛逼的半导体技术,根本就不可能拿出光刻机。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场会议。

      “张,你是生产部的主管,你从你们部门出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点子?”

      等众人都发言之后,佛雷泽发现还有张忠谋这位华裔主管居然没有开口,当即便询问道。

      张忠谋是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硕士研究生,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华裔学生就入职了德州仪器公司。

      当时他可是跟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杰克基尔比一起入职的。

      众所周知,德州仪器是在一九五八年的时候,由杰克基尔比发明了集成电路这个神器。

      尽管张忠谋不如杰克基尔比那么牛逼,但他也是生产部门的主管。

      只因为他入职之后,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直接让他所在的生产车间,产量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这可十分牛逼啊,效率的提升,意味着企业能够赚更多的利润啊。

      股东和高管们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能人。

      听到佛雷泽喊自己的名字,张忠谋顿时错愕不已。

      光刻机这样的东西,是他能够参与的吗?

      他只是机械系硕士研究生罢了,又不是搞光学研究的,哪里知道那么多啊?

      可现如今被点名了,他也只能够被迫跟着发表几句言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