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教研结合计划-《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166章,教研结合计划

      办公室内,听完陈国华的话之后,徐献瑜嘴角抽搐,道:

      “你小子不是吃过亏吗?怎么还想打他们的主意?”

      “教授,我这可不是乱来的,上面都同意了我的计划呢,我这叫教研结合计划,更快速高效地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

      陈国华闻言,当即便说道:

      “您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国家现在非常缺乏研究型人才,如果不加以培养的话,只会更加落后于别人”

      “我实话跟您说了吧,我们振华研究所就在五道口这边,距离北大也就是一条街,很近.”

      “隔壁清华不也已经有了计算数学专业嘛,到时候两家一起.”

      清华那边是去年建立了计算数学系的,也是首次进行招生。

      只不过,当初陈国华并没有报考清华,而是选择了北大。

      当然了,相比北大这边,五八届有六十二名学生,清华那边就只有二十八人了,勉强够一个班的人数。

      除了清北之外,还有吉大、复旦、南大等学校也都是在去年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

      但还是那句话,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以北大的学生质量为最优。

      并不是其他学校的学生就不行了,而是综合来看。

      因为在这个时代,依然是遵循先填报志愿后参加高考的模式。

      有些人不太自信,当然不会把北大当成第一志愿了。

      所以有不少漏网之鱼,明明是高考状元,结果却是去就读了地方的大学。

      如果是来到京城的话,当然会有很大的发展。

      毕竟这个时代的京城,才是资源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

      “你确定上面领导都同意了你的计划?”

      徐献瑜狐疑地看着陈国华,总感觉后者有些底气不足的样子。

      “教授,您说呢?”

      陈国华笑呵呵地反问道:

      “您不会以为,经过这一次之后,我还会乱来吧?”

      “其实这个计划也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我们领导提出来的,上面肯定是已经确定了,只不过现在是试运行.”

      狗屁的试运行!

      真实原因是之前陈国华带着薛晋权、章济川他们这群学生党,确实干了很多了不起的事儿。

      而且还没有耽搁学业,就冲这一点,上面的领导,不可能不会注意到。

      再说了,领导们也都听说了过去四个月的时间里,陈国华在北大的教书情况。

      因此,这才有了这样的教研结合计划。

      否则的话,陈国华吃饱了撑的,要把自己搞那么辛苦干嘛呢?

      见陈国华这么说,徐献瑜这才相信了他的话。

      只不过,这样的一个计划真的能够施行下去吗?

      对于老徐的疑惑,陈国华淡淡一笑:

      “肯定能够执行啊,要不然的话,上面的领导也不会划拉那么一大块地方给我了.”

      附近是五道口,有那么多大学在,尽管这里算是郊区了,可京城在这些年的发展,北大这些地方,其实也算是市区了。

      毕竟当年的京城,根本无法满足几百万人口的居住要求。

      “清华那边,我等下就会过去.”

      “那伱准备只是需要五八届的学生吗?五九届呢?”

      听到老徐的提问,陈国华如是说道:

      “下个学期,我就会拿出一份讲义来,到时候整个计算数学系都可以,不管是大四还是大一,都一样.”

      “七月份的时候,我会亲自来北大这边招生,而且我们振华研究所是有优先权的”

      “我们总共有十五个名额,到时候我希望他们都能够通过考试,这样的话,我才会要”

      徐献瑜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道:

      “还要考试?”

      即便是旁边的段学复,此时也是满脸不敢置信,这不会是他们听错了吧?

      大学生,特别是北大学生,都是各大机关、部委、科研机构、军工企业等单位争相抢夺的人才。

      考试绝对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可陈国华的意思,不仅仅是需要他们参加振华研究所的考试,而且还得通过了考试,才考虑十分录用。

      好家伙!

      明明他们振华研究所也只是一家刚成立的研究机构啊,并且也只有十五个名额罢了。

      凭什么?

      对于徐教授和段主任两人的反应,陈国华得意一笑,道:

      “我知道你们很难接受,但我们振华研究所只接受最优秀的大学生,我们不需要一般人,而且我们也不培养一般人!”

      “至于为什么我会这么做,那是因为,我们振华研究所将会保证所有研究员入职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保障”

      对于这一点,陈国华现在还无法确定,但他在年后就会马上投入到晶体管尺寸缩小技术的研发工作当中。

      按照他跟邱宗岳和伍先生的说辞,他会在今年三月份之前,拿出几百纳米技术的晶体管。

      至于说三百纳米技术,以及两百或者一百纳米的技术,陈国华就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了。

      因为这并不仅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技术研究员的精湛技术,以及团队能否跟陈国华契合。

      否则的话,难!

      再说了,现在一切都还早,到时候等几百纳米晶体管技术出来了,再说呗。

      一旦技术出来了,那么邱宗岳和伍先生他们绝对会大力支持陈国华。

      振华研究所也会迎来一次大发展。

      现在嘛,说这些还早了点。

      昨天,邱宗岳就已经说过了,北汽制造厂、京城107工厂等多家单位,都收到了全力生产一百微米晶体管的任务。

      几乎每家工厂都要求在三个月内生产五千枚晶体管的任务。

      尽管任务十分繁重,但很多单位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这些生产出来的一百微米晶体管,都会交由港岛的华润公司销售出去。

      其实也不需要销售,只要华润公司放出风声,绝对会有很多人来购买。

      对此,陈国华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我们整个计算数学系,甚至是段主任,你们数学系,如果也有人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那么您可以帮忙印刷一下讲义,发给他们,到时候让他们报名参加我们振华研究所的教研结合计划.”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学复也微笑着点头。

      但他有些好奇,为什么盯上他们数学系呢?

      “我们不是一家的吗?”

      陈国华笑着说道,顿时让段学复错愕了一下,旋即跟徐献瑜对视一眼,大笑了起来。

      诚然如此。

      计算数学系和数学系,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甚至说,当初计算数学系成立的时候,还是从数学系这边抽调来了部分学生参加培训的。

      内地这边,对于计算机、计算数学等层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连教材都是随时更新的,就像现在,前几年夏培肃编写的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已经过时了。

      因为去年的时候,陈国华已经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晶体管计算机概论!

      现如今,京城这边,都在学习晶体管计算机,甚至很快,就连晶体管计算机都会过时了。

      为什么?

      此时的材料科研所,已经开始研发集成式计算机了,一旦完成,估计都没人乐意去学习什么晶体管计算机了。

      不过,北大不乐意学习,其他学校还是很乐意的。

      这就是城市资源集中的好处了。

      如果是在南大,现在估计只能从人民报等报纸,看到关于晶体管计算机方面的报道。

      至于说其他,那就要等了。

      反倒是清北这些学校,不管是之前的103计算机,还是晶体管计算机,他们都可以很快就接触到。

      要知道,研究这些计算机的研究员、专家,都在清北给学生上课呢,这能一样吗?

      南大、复旦、吉大等学校的计算数学的学生,他们有这样的待遇吗?

      没有!

      估计到时候毕业之后,有幸分配来到京城的部委工作,这些复旦、吉大、南大的学生,才会知道自己跟北大学生的差距。

      跟徐教授和数学系主任段学复两人聊完这件事之后,陈国华就起身去了清华那边。

      港岛,华润公司。

      柳冠中上午才让人放出去的消息,下午就有人过来咨询了。

      东京那边来了五位客人,此时正在会议室那边等着柳冠中。

      等柳冠中踏步走进会议室,里面的五位东京人,全都站了起来,极为恭敬地给他躬身行礼。

      这一幕,顿时让柳冠中惊呆了下巴。

      好家伙,这特么真是东京来的?

      不会是冒牌货吧?

      六十年代的东京人,即便是战败了,但人家绝对是高傲的。

      只有面对他们的北美爸爸,才会像只哈巴狗一样摇尾乞怜。

      但华润公司的柳冠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总经理罢了。

      柳冠中不相信对面的这五位东京人士,不知道华润公司是哪里的。

      “柳先生您好,我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直角泉挂,我们来这里,是希望可以向贵公司订购一百枚一百微米晶体管”

      直角泉挂躬身哈腰地说道。

      心里却在想着:一百枚应该够了吧?

      作为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在港岛的负责人,直角泉挂早在去年九月份就接到了总部的通知,一旦华润公司放出一百微米晶体管,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要全力以赴拿下一百枚。

      时间过去了四个月,连北美那边也只能够拿出来两百微米的晶体管,何况其他公司?

      作为晶体管最早诞生的地方,贝尔实验室也没能拿出一百微米或者尺寸更小的晶体管呢。

      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研究员和科学家们,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了很久,可现在也只能够拿出来五百微米的晶体管罢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因此,直角泉挂代表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要来华润公司,拿下一百枚晶体管,那么必然是够了。

      只要有了这么一百枚晶体管,带回东京之后,绝对能够让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实验室的人,把它推导出来。

      接着就可以向更小号的晶体管发起冲击了。

      “一百枚?”

      柳冠中本来还很高兴的,结果却是拉下了脸。

      上面给他的指示,十分明确,那就是不能够单买,也最低也要买一千枚。

      并且单价不可能低!

      只因为奇货可居!

      所以,严格执行上面命令的柳冠中,皱眉之后,便道:

      “我们最少要订购一千枚,否则的话,我们不会卖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