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都在打算盘(求订阅)-《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153章,都在打算盘(求订阅)

      一九五九年八月最后一天,下午,北汽制造厂。

      今天的光学材料研究车间内,众多大学生们的讨论更加积极了。

      距离当初陆子敬放下狠话,说是不需要两个月就可以完成高级单反照相机技术研发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并且由于明天就要开学了,所以今天是陆子敬、赵菊生、章济川他们全职搞科研的最后一天了。

      因此,今天的时间非常紧急。

      上午请了假的陈国华,下午还是被喊回来加班了。

      没办法啊,章济川他们还是离不开陈国华。

      顾克铮、向叔宝和钱伯荣等人也都在车间内紧张地忙碌着,几乎没人闲着,大家都在干活。

      高级单反照相机这东西的技术,看似很复杂,其实一点也都不容易。

      整个下午的时间,有了陈国华的加入,很多小技术瑕疵,很快就被解决掉了。

      “有希望了,今天应该是可以搞掂了!”

      陆子敬等人都十分兴奋,不管是顾克铮等技术顾问,还是王二虎、李大毛他们这些高中生、中专生等普通技术员。

      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是光学材料研究车间第一个拳头产品。

      一旦拿出来,那必定可以吊打目前市面上的一切照相机。

      并且,为了兼顾目前内地照相机落后生产力等原因,研究车间在材料的选择上面,都是尽可能地使用低成本、易生产的材料。

      虽说有些材料无法降低成本,很难兼顾到,但也是章济川他们都会尽可能地兼顾到位。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下班时间都已经到了,然而却迟迟没能结束。

      陈国华看了看手腕处的手表,道:

      “行了,今天先这样吧,就剩下的这些工作,明后天也可以完成了,不一定非要今天死磕到底.”

      陆子敬闻言,还想再争取一下:

      “陈主任,要不还是再继续吧?反正我们不吃晚饭是没有问题的”

      “不了,大家都很累了,再继续下去,效率会非常低的,没有那个必要.”

      然而陈国华却是摇头道:

      “再说你们不用吃饭,其他人都不需要吃饭吗?今晚回去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之后,说不定明天就可以搞掂了呢.”

      见陆子敬还想继续说些什么,陈国华已经挥手打断了。

      “听我的吧,大家都先回去吧,身体要紧。”

      得,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大家也只能无奈地点头了。

      不过,陈国华刚回到办公室收拾东西,章济川他们几人就又找了过来。

      “老陈,明天我们就要回学校上课了,但是我们不想回去,还想继续留在北汽制造厂这边搞研究,你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赵菊生、万福森、陆子敬、章济川和石志庆他们五人,全都在。

      办公室门口那边,也还有好个人,直接把门口给堵住了。

      毫无疑问,他们这群北大学生,都不想回学校去上课。

      陈国华扫了一眼,道:

      “不行,你们本来就是学生,就必须得有学生的样子。”

      “如果伱们今天要请假,那么下次肯定也会请假,这口子绝对不能开!”

      “如果被老徐发现了你们的事儿,我敢保证,你们往后肯定不能够再来这边兼职了。”

      “所以了,为了长远考虑,你们必须得有所舍弃才行。”

      尽管陈国华说得很有道理,可章济川他们还是很不甘心。

      这不,门口那边,薛晋权、钱元兴、杨宇和等人也都挤了进来。

      看到他们进来,陈国华不得不再次强调了一下不能请假的事儿。

      果然,他们闻言,顿时一脸失望。

      所以陈国华猜测得没错,他们都是想要来请假的。

      如果真的请假,好家伙,明天上课的时候,估计就只有万庆萱、顾小凤她们这些女同学了。

      那百分之百要出事啊。

      因此这事儿绝对不行,甚至陈国华为了防止他们私自逃课,还严厉地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胆敢在没有得到他的允许之下,在上课时间内出现在校外,那就他们以后都不能再参加他的科研项目了。

      这个处罚,还是非常严重的。

      对于已经习惯了在材料科研所的研究工作状态的薛晋权、章济川他们这些北大学子来说,一旦不能够继续跟着陈国华搞科研了,无疑是晴天霹雳的大事儿。

      所以他们都失望地离开了北汽制造厂,由王怀水等人开车送他们回北大了。

      从八月份,他们军训归来之后,就直接搬进了北汽制造厂的仓库里。

      现在住了一段时间,明天都要开学了,他们这才回学校住。

      往后又得奔波往返于北汽和北大之间了。

      傍晚,陈国华回到家中,一家人的话题,自然是明天开学的事儿。

      大人们少不了要叮嘱家里的孩子,明天开学之后,要怎么样怎么样之类的。

      总之要收心了,不能再跟暑假一样到处玩耍了。

      至于说暑假作业嘛,肯定是早就做完了。

      没办法啊,家里不仅有云婉裳这个人民大学的教授,还有于沫离这个准北大学生,所以,做不完暑假作业是不可能的事儿。

      如果是其他小孩,那肯定是趁着这一两天开始赶工了,可劲儿地把暑假作业给做完。

      转眼第二天,陈国华回了北汽制造厂,于沫离已经早就骑自行车去了北大上学,三小只她们晚了一些时间。

      往后的话,于沫离可能就会偶尔在北大那边住着了,偶尔才会回翠花胡同这边。

      她妈妈在北大的教师楼里面有房子,所以可以直接住那边。

      下午的时候,陈国华这才开车来到北大这边,因为他的课程在下午。

      “陈老师好啊,真是好久不见呐”

      教研室内,陈国华刚走进来,就看到站起来的徐翠薇,笑眯眯地跟自己打招呼。

      “导员您这是要干嘛?我没得罪您吧?”

      对方没事儿瞎喊他什么陈老师啊?

      虽说他已经快把高级单反照相机给制造出来了,但他真不是陈老师。

      在这个时代,他有毛病才会当陈老师啊。

      因为现在可不是什么数码照相机,它是得用胶卷的啊,既然是胶卷,那肯定要洗出来呀。

      拿去给人洗照片,这不就是蠢蠢的傻X行为嘛。

      可不洗出来的话,咋个当陈老师?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不是讲师吗?同学们不都是要喊你为老师吗?我就不能喊了?”

      徐翠薇白了他一眼,陈国华赶紧败退。

      “您开心就好!”

      说罢,他也不去教研室了,直接退出来了,还不如去教室里面呢。

      反正什么讲义之类的,都在他大脑里,至于说练习题嘛。

      他已经打印好了,等下发下去就好了,所没必要去教研室的办公桌坐着。

      教室内,大概是由于上课时间还没到,只有几个同学在。

      他们看到陈国华进来的时候,顿时就两眼放光了。

      “老陈,这就是你今天说的练习题吧?我来帮你发下去.”

      余德词、曾抗生、万庆萱等人直接就上前要练习题了。

      陈国华赶紧护住了,把他们挡在另一边:

      “急啥呢?现在距离上课还有好一会儿,不急!”

      就跟跑步一样,哪里能提前先跑呢?所以不能提前看试卷。

      当然了,也不会干等着,跟他们闲聊一下还是很不错的。

      闲聊中,不少同学也陆陆续续走进了教室,大家看到陈国华也来了,得,直接都围着他了。

      搞得陈国华没办法,只好让他们全都回自己座位上坐好,准备上课。

      要唠嗑也可以,但不能凑近来了。

      过了一会儿,终于是来齐人了,上课铃还没响起,陈国华就直接开始上课了。

      练习题发下去了,都是试卷,让他们自己做题就对了。

      过去的八月份这大半个月,他们肯定都预习完了他之前编写的讲义。

      因此就没必要再给他们讲一遍了。

      通过做题的方式,让他们再熟悉一遍内容,往后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在北大实验室这边,安排他们来做实验。

      或者直接跟学校领导申请,然后把同学们都拉过去北汽那边,专门弄一个仓库实验室,让他们折腾一下。

      磁芯板技术还好说一些,程序语言可就有点困难了。

      反正今年是不可能了,明年?

      明年估计会挺困难的,希望他今年弄出来的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能帮上点小忙,不至于让那么多地方的农作物欠收。

      只要不会太困难,那么上面的领导就会有可能拨款给到北汽制造厂这边,协同其他单位一起制造运算器等元器件,然后再造几台晶体管计算机。

      原时空的历史,就是在六四年左右,北大和清华的教研室这才有了一台103电子管计算机。

      但是现在嘛,完完全全可以提前。

      在陈国华思索这些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有不少同学完成了练习题。

      这些完成作业的同学,都是薛晋权、章济川、赵菊生等超学神学生们,只因为他们的脑子更加灵活,扫一眼试卷,答案就差不多出来了。

      没办法,他们直接把讲义塞进大脑当中了。

      而他们的大脑,比超级计算机还牛逼,运算速度很快,反应也是十分灵敏。

      在答题速度上面,当然会更加快速了。

      见他们都答完题目了,陈国华提醒了他们一下,别打扰其他同学。

      万庆萱她们这些普通学神学霸们,可就有些紧张了。

      唉,差距还是太大了。

      不提这些,两节课下来,陈国华对他们这六十二名大学生的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

      可以说,他们都大概掌握了讲义里面的内容。

      但要说有多么熟练,也不尽然。

      “下课!”

      陈国华是下课了,但薛晋权他们却还得必须上课。

      今儿是周一,八节课!

      原本他们还有可能回北汽再捣鼓一下高级单反的科研任务,现在看来,没办法了。

      毕竟他们也没有想到,周一就是八节课,并且还是开学第一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