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打字机和磁芯板-《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136章,打字机和磁芯板

      科研目的是想要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技术。

      陈国华是拿出技术来了,但问题是,内地这边的落后生产力和技术员,很难才能拿出真正的实物。

      “陈所长,没问题,我们保证能够在三天之内,拿到新的试验数据。”

      听到顾崇杰的回答,陈国华摇摇头,道:

      “试验数据是你们必须要做的记录,但这不是你们做实验的目的,制造出我想要的高性能碳纤维才是我们这个实验室存在的意义,懂吗?”

      懂!

      众人点点头,对陈国华的严格要求,大家也只能虚心接受。

      回到十一号仓库之后,陈国华继续干活。

      下午五点之后,成时若他们出现了,开始继续干活。

      夜幕下,灯火通明的十一号仓库,此时大家都屏气凝神。

      百万字节的磁芯板,近在眼前。

      其实前面已经失败过了三次,如果这一次还失败的话,那就必须再来一次了。

      然而此时的时间,都已经是靠近凌晨了。

      由于明天并不是周末,因此大家肯定不能够零点之后才睡觉的。

      所以不管怎么样,都必须在零点之前,成功把百万字节的磁芯板给拿出来。

      伴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终于,陈国华他们成功地制造出来了。

      做好相关的试验步骤,记录好数据之后,陈国华再次确认了一下,然后忍不住咧嘴笑了出来。

      霎时间,仓库内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门口的叶茂昌,回头看了看,嘀咕了一句,又继续站岗了。

      而起夜的夏孟远,隐隐约约听到仓库这边的声音,也不由感慨了一句,年轻真好。

      老夏是老头子一个,天黑之后没多久便睡觉了,不过他起得很早,通常都是凌晨三四点左右就起床了。

      仓库内的陈国华等人,并不知道外面的事儿。

      欢呼庆祝之后,陈国华就赶紧催促大家睡觉了,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众人躺在床上,依然兴奋地小声讨论着什么。

      百万字节的磁芯板都被他们制造出来了,让他们的心态,在这一刻,得到了极大的膨胀,满足感、成就感也是快溢出胸膛了。

      如此兴奋的心情,想要睡着觉?

      难咯!

      不过他们也确实是非常非常累了,所以聊了没一会儿,眼皮便止不住地想要打架。

      然后很快就睡了过去。

      转过天,吃早餐的时候,成时若他们追着陈国华询问,下一个科研项目,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已经是五月下旬了,想要再准备一个科研项目,还是需要时间呢”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我这里倒是还有不少项目,比如磁芯测试仪等设备,再比如脉冲变压器”

      “还有就是我最想干的一件事,芯片!”

      众人听到他提出了好几个新名词,其他都还好理解,但芯片是什么鬼?

      薛晋权直接就追问了,什么是芯片?老陈你赶紧给我们讲一讲啊,别老是吊我们的胃口

      “呵呵,那我先考考伱们,晶体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听到陈国华的话,众人不由一呆,似乎回到了教室一样。

      只不过,为什么要提问这么浅显的知识?

      在场众人,都基本上学霸学神一类,尽管都是计算数学专业,但本身就是要学习物理学的,对物理学的接触也是很深的。

      何况,去年中科院搞出了一个晶体管计算机项目之后,大家对晶体管的认知和理解就更多了。

      毕竟北大计算数学教研室,乃是全国第一个教研室,对前沿科学的探究是非常敏感的。

      更别说,夏培肃等教授都还是教研室的培训讲师之一呢。

      原时空历史上,北大、清华等学校,那可都是第一个有103型电子管计算机的。

      而全国的其他很多高校,也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才有的计算机,这个落后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当然了,北大作为全国知名高校,本来就是科研的最前沿阵地,也是需要肩负起这样的重任,毕竟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嘛。

      “晶体管的主要功能是放大和开关电流,它由三个不同的区域组成,分别是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通过在基区施加电压,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开关,老陈这些都是讲义里面的内容,你到底想要问什么?”

      等曾抗生说完之后,陈国华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这就叫温故而知新。”

      狗屁!

      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新了?

      就知道温故了,却还不知道芯片到底是什么,又跟晶体管有什么关系。

      “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是请你们先别急.”

      “老陈,我就问你一句,我们二十人的拳头加一起,你挡不挡得住吧!”

      陈国华顿时脸黑了起来,成时若他们却是哈哈大笑了,毫无形象地肆意大笑。

      闹过之后,陈国华这才开始给众人解释。

      其实计算机的发展,到了晶体管计算机这个阶段之后,之所以很快进入到集成电路时代,而不是什么量子计算机等等,当然是因为集成电路更加简单嘛。

      单个晶体管的功能有限,自然是无法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于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的要求。

      就好像,陈国华在面对日益繁重的文字编写工作,想要申请打字机。

      如果没有打字机,是不是会想着发明一个打字机?

      或者有了打字机之后,会不会想着如何再改进打字机,或者有没有其他办法来提高打字速度呢?

      又比如于敏等研究员,在进行相关科研任务的时候,有着大量的计算要求。

      而研究所内又没有足够的数学家帮忙完成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偏偏上面又希望该科研单位能以最快时间完成这个科研项目。

      如果这个时候,恰好有一台运算速度高达十万次每秒,甚至是百万次每秒的计算机出现了,是不是就能帮到很大的忙了?

      甚至,如果现在有一台运算速度高达上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是不是就意味着,于敏他们所在的科研项目,能更快地完成呢?

      所以集成电路便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

      陈国华还知道量子计算机,但他敢往这方面研究么?

      连量子理论的基础框架都没做好,怎么研发?

      这就像极了之前的吴几康一样,他对陈国华提出来的十万字节磁芯板的理论,有所怀疑。

      加上在研发设计过程中,遇到了极大障碍,所以吴几康教授便退而求其次,转而去研发一万字节的磁芯板了。

      毕竟在此之前,电子管的贮存量,也就是几千字节而已。

      基于此,一万字节的磁芯板存储器,其实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老陈,你提出来的芯片,我们都听明白了,但是怎么实现呢?”

      薛晋权等人皱眉不已,提出了他们的疑惑。

      陈国华刚才说了,芯片是一块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薄片,上面集成了大量的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件。

      光是这个理论,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了。

      因为一枚芯片里头,居然要集成如此之多的晶体管、电子元件,那岂不是说,要在一枚芯片里面修建一座城市,乃至是一个国家?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设想,仅仅只是想法,就足够惊艳所有人了。

      但对于薛晋权他们这些痴迷于技术的学生来说,求知欲才是他们此时内心世界里的全部。

      他们也惊叹于陈国华的设想,但更加想要迫切地了解,如何在一枚芯片里面,添加如此之多的晶体管、元器件。

      “怎么实现?那就只能想办法咯。”

      陈国华呵呵一笑,旋即便把话题转移开了。

      “好了,这些都是很后面的技术了,现在我也仅仅只是理论研究罢了,如何实现的问题,交给以后再说,现在你们该回学校了。”

      众人只好收拾了一下,起身出门了。

      尽管没有知道更多关于芯片的事儿,但也已经十分满足了。

      目送曾抗生他们上了大卡车,陈国华这才收回目光,然后拿着十万字节的磁芯板,准备回中科院那边。

      结果于建川过来了,二把手找他。

      二把手办公室里,薛亚军热情地招呼陈国华坐下来,嘘寒问暖了好一会儿。

      后者好笑不已,直接回答了对方关于磁芯板的研发问题。

      主要是百万字节磁芯板的事儿,此事非同小可。

      得知陈国华他们真的弄出来之后,薛亚军激动到面色潮红。

      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好像老段还不知道这件事呢?

      不过老段去部里面开会了,否则的话,也不会是他来找陈国华了。

      “小陈,这是一份全国农业技术研讨会的邀请函,时间就在三天后,原本我们早就收到了这份邀请函,只不过最近你在忙,所以没有打扰你”

      聊完事儿之后,薛亚军这才说出了他今天找陈国华的目的。

      后者一听,顿时目瞪口呆:

      “领导,您不会是搞错了吧?这可是农业技术啊,我又不是搞农业技术的,让我去参加,不适合吧?”

      “怎么不合适了?”

      薛亚军顿时好笑不已:

      “你忘记去年冬天,你研发出来的农用地膜了?还有蔬菜大棚技术,那可是出口到了北方呢”

      听到对方这么一说,陈国华顿时尴尬不已。

      他当时哪里想那么多呀?

      只是单纯为了掩盖自己空间里的那些蔬菜,然后才想办法搞出了蔬菜大棚。

      却没想到动静闹得还不小呢。

      现在可倒好,农业技术方面的研讨会,居然都邀请他去参加了?

      可他并不想去,毕竟他并不想在农业方面有多大的发展。

      搞一搞汽车技术、电脑等等相关技术,就已经很好了。

      再不济,最多就是研究一下农业机械相关的技术,毕竟这玩意儿也是跟机械有关嘛。

      但他事情繁多,哪里腾的出手来搞这些研究啊?

      每一项研究,都是需要海量人才和设备,以及最重要的时间。

      或许等到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有时间去弄这些技术。

      “领导,能不能帮我婉拒掉这个会议啊?”

      陈国华讨好着说道,“您也知道,我对这些会议什么的,并不感兴趣,而且这也太占用我的时间了,我更想把这些时间放在研究上面.”

      “还有啊,我又不善跟人打交道,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另外,咱们不是还要弄一个能够创造外汇的发明吗?我这都还没头绪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