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教育 出差(求订阅)-《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119章,教育出差(求订阅)

      京城中科院,一九五九年一月五号上午。

      计算机科研小组办公室,夏培肃正带着几个科研人员干活呢,陈国华拿着已经完成的机械结构工艺设计部分图纸,放到了前者桌上。

      “教授,我已经完成了我这部分设计任务,您检查一下。”

      “另外,我今天想请一下假,回北大一趟,您看可以吗?”

      夏培肃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

      其他几个研究员,此时茫然地抬头:刚才他们听到了什么?

      是他们出现幻听了么?

      前段时间,陈国华这才刚完成了程序语言的设计工作,现在又完成了机械结构工艺的设计任务?

      他怎么那么快啊?

      “我说,他真的是不用思考的么?”

      鲁小石抬头看了一下陈国华,接着看向他旁边的孙宗鹏,吐槽说道。

      后者摇摇头,“天才的世界,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弄明白的么?”

      “对对对!”一旁的蔡尚思也是颇有同感地点头:

      “以前我在复旦读书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天才,那家伙真的是不用看书的,每次考试都是全专业第一,没人能超过他.”

      另一边的商崇新也如是说道:

      “很正常,如果我们都是天才的话,估计也不用一直坐在这儿了,早就像华院士他们一样,身处高位咯.”

      “话说,陈国华这家伙有没有可能成为院士啊?”

      听到孙宗鹏提及的这句话,大家伙顿时议论纷纷了起来。

      很明显,这是搔到了大家的痒处,不讨论一下,怎么能行呢?

      就在他们几位科研人员讨论着的时候,办公室另一边的夏培肃已经看完了陈国华的设计。

      后者的设计,比他想象得还要好,工作是做得非常非常细致认真的。

      点评几句之后,夏培肃便准了陈国华的假期。

      以陈国华目前的学识来看,要不是北大那边不愿意放人,夏培肃都想在明年或者后年,让陈国华硕士毕业了。

      想要马儿跑,肯定得让马儿吃草才行啊。

      即便是现在的陈国华,他的能力,都比孙宗鹏他们几人要强了不少。

      甭管是效率还是其他,陈国华都很强。

      可能这就是天才吧。

      陈国华离开中科院之后,就直奔北大图书馆,然后待了一会儿,就去食堂吃午饭了。

      “嚯,陈国华,大天才,你居然来食堂吃饭了?真是太难得了!”

      就在陈国华干饭干到一半的时候,成时若、张宝康、万庆萱等人已经来到他面前了,直接把他给包围了起来。

      “我算什么天才啊?你们别给我戴高帽了,中午放学了?”

      看着他们几人,陈国华笑了笑。

      这些都是他同班同学,只不过,大家相处不多,关系只能说一般般吧。

      “肯定是放学了呀,要不然我们来食堂干嘛?”

      万庆萱翻了个白眼,然后让成时若他们帮忙打饭,还把饭票和饭盒递给了他们。

      接着就坐到陈国华对面,兴奋地询问了起来,看样子,像是要采访陈国华的记者一样,连着提问了好几个问题。

      “陈同学,你现在在中科院那边到底是干嘛呀?”

      “我听徐教授说伱这个学期会回来参加期末考试,这是真的么?”

      “还有啊,我听今年大四的毕业生方启敏、郭玉堂、黄锦权他们这些学长学姐说,他们在明年上半年就会去中科院那边实习,很有可能是参与计算机研发工作,你知道这件事么?”

      听到对方的提问,陈国华没有急着回答对方。

      而是等对方说完之后,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还是先等一等吧,我可不想等会儿又要跟成时若他们重新说一遍。”

      此话一出,顿时让万庆萱连翻了几个白眼,还想撒娇来着,又突然觉得不对。

      只能岔开来询问其他话题了。

      陈国华也是没话说了,这个女同学,还真是有些难缠,太八卦了。

      不多时,张宝康他们已经端着饭盒回来了。

      大家伙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这个时候,陈国华这才继续回刚才的那个话题,简单给大家说明了一下。

      “其实我现在确实是在中科院学习,并不算是上班”

      “期末考试肯定是需要回来参加的,不过我考的试卷,跟你们的试卷,不一样。”

      “至于说我们学校的学姐学长他们是不是到中科院的计算机科研小组参加科研工作,那我就不知道了。”

      讲真的,即便是实习,即便中科院再牛逼,也不可能把北大的学生一网打尽吧?

      众所周知,五六年的时候,中科院计算所联合了清北两所学校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计算数学训练班。

      当时讲授这些课程的教授之一,就是夏培肃。

      而北大也是在五五年组建全国高等院校的第一个计算数学教研室。

      但也是在五六年的时候,才从数学系等其他专业抽调了学生过来进行计算数学的授课。

      当时的授课教授就是徐献瑜等北大教授或者讲师,以及中科院的夏培肃教授等人。

      到了五八年七月,第二批五四级大四毕业生,其实也只是学习了两年的计算数学知识罢了。

      而明年的五九年上半年,也就是第三批五五级毕业生,他们也只是学习了三年的计算数学知识,仅此而已。

      只有陈国华他们这一届,才是从大一开始就进行计算数学专业的全方面学习。

      唯独陈国华这个怪胎,不仅在开学之前,就把夏培肃教授等人的讲义给研读完毕,还记得十分牢靠。

      并且进入中科院计算科研小组之后,依然如鱼得水。

      这就很离谱。

      当然,在这个时间节点,中科院想要截留五五级毕业生,全部留在计算所,那也是相当困难的。

      北大、清华和哈工大等高校,他们也需要人才啊,还有就是其他科研单位,哪个不是死死盯着这些大学毕业生?

      即便不是这个原因,那么方启敏、郭玉堂、黄锦权他们这些五五级毕业生,就一定可以胜任计算机科研小组的工作吗?

      未必!

      不过,陈国华自然不会跟万庆萱她们讨论这些。

      这些话题,距离她们来说,还是太远了。

      “对了,陈国华,你碰到过计算机了么?什么感觉啊?”

      突然,张宝康问了一个十分扎心的问题,顿时让陈国华无语了。

      “我该怎么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呢?”

      见他吞吞吐吐,成时若他们顿时更加好奇了:“到底有没有摸到啊?这很难回答么?”

      “你们也没有见过计算机,我应该怎么跟你们说啊?”

      要说他没摸过计算机,那肯定也不对。

      可要说他摸过计算机,好像这辈子还真没碰过呢。

      103计算机这玩意儿,在陈国华眼里,其实真的很一般。

      可即便再一般,它也是目前内地这边唯一的一台国产计算机啊,代表的是目前内地的计算机最高水平。

      “那看来是没有摸到了。”

      万庆萱幸灾乐祸地补刀,旋即又皱眉道:

      “不对啊,陈国华你可是我们北大的天才啊,你都摸不着计算机,那到底是谁才能摸得到啊?”

      陈国华闻言,连着翻了好几个白眼。

      当即以‘吹牛’的口吻道:

      “我最近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是在计算机旁边工作,你们说我有没有摸到过计算机?”

      “不是我想打击你们,而是你们对计算机的敬畏之心,太少了.”

      “你们呀,还是听徐教授的话,先好好努力,把夏教授他们编写的讲义给学好,灌进自己的脑袋里.”

      他这番话,直接让成时若他们连翻白眼。

      在课堂上被教授、讲师们教育也就算了,在食堂还要被陈国华这位同学教育?

      那可不行啊!

      这顿饭,大家伙都吃得挺开心的。

      等到下午,成时若他们将这件事说给王玉珠等其他同学听,顿时惹得其他同学后悔莫及。

      有些同学表示,早知道就不去图书馆了。

      北大的图书馆,不管什么时候,人都非常多。

      而且中午放饭这段时间,大家一窝蜂跑去食堂,肯定要排队啊。

      还不如,稍微晚一点再去呢。

      计算数学一班这边闹哄哄的,陈国华可不知道这些事儿。

      他在北大食堂吃完午饭之后,就骑着自行车,直奔城外而去了。

      今天凌晨的时候,他就跟那位姓莫的同志约好了。

      就在霞云岭这边交易。

      当陈国华骑着自行车,快抵达霞云岭之后,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

      把自行车收了起来,然后步行前往霞云岭的那颗光秃秃的柿子树。

      很大的柿子树,也很容易瞧见,因为就在进入霞云岭的小山路口这边。

      隔着百多米的位置,陈国华就已经看到了那棵柿子树,也看到了树下的那位同志。

      “莫同志您好,久等了吧?”

      “没有没有,我也是刚到没一会儿。”

      莫同志手里拿着旱烟袋,一张老脸沟壑纵横,满是岁月的痕迹。

      陈国华从怀里拿出了自己的香烟,其实是从空间里面拿出来的。

      他不抽烟,但也准备了一些。

      这次拿出来的是很便宜的金鱼香烟,一毛五分钱一包。

      空间里还有两毛钱一包的海滨、丰收这两个牌子的香烟,以及三毛九分钱一包的大前门。

      看着陈国华递过来的金鱼牌香烟,莫老头顿时激动地罢手:

      “同志你不用给我,太客气了,我有这个旱烟袋就可以了.”

      讲真的,在这个年代,还能抽得起旱烟袋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呢。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人都是被迫戒烟的。

      就像陈国华之前所在的马家坟,村里也没几人抽烟的。

      马家坟可是门头沟妙峰山第二生产队下面的村子,这个生产队不仅是京城蔬菜供应生产队,本身也靠近煤矿产区。

      所以大家伙的日子,其实过得还算可以。

      饶是如此,很多人还是舍不得抽烟,比如老陈,就不得不戒烟。

      眼前的莫老头,在陈国华的一再客气之下,还是接过了香烟。

      尽管一毛五的金鱼牌香烟,逼格不算高。

      但也是农村家庭境况活和农村结婚宴席上才能见到的香烟了。

      莫老头的旱烟袋,都不知道用了多久,袋子都变黑了。

      烟嘴那部分,早就掉色了,连陈国华也猜不到原本的烟嘴是什么颜色。

      半根烟的功夫,陈国华就跟莫老头客套完毕,然后两人往山里走去。

      现在这个隆冬季节,即便四周十分荒芜,但也不敢就在柿子树下面交易啊。

      所以走进霞云岭才最稳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