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们国家现在百废待兴,大家都吃不饱肚子,我就希望能尽一份力量,看看能不能帮点忙什么的” 身为龙的传人,种菜这一天赋可是深深刻印在血脉当中的。 即便是北汽制造厂这样的单位,也有夏孟远这样的种菜‘大户’。 那么多一个陈国华这样的种菜先锋,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段云平听到这里,顿时冲陈国华竖起了大拇指。 “好好好,你能这样想,真的很好,我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们北汽制造厂才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接着,他拍了拍陈国华的肩膀,勉励道: “那就好好干,争取把菜给种出来,到时候我们都沾你的光,大冬天也能吃上绿色的蔬菜.哈哈!” 尽管蔬菜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 但老段却在畅想未来:万一冬天也能种植粮食呢? 这个时代是非常缺粮食的,全民都希望每年风调雨顺,谷物大丰收。 只有粮食丰收了,才能吃饱饭,才能建设美好的国家。 陈国华谦虚了几句,然后离开了一把手办公室。 当天回到家,他就将这件事跟家里人说了一下这件事。 于沫离和她娘亲甘如霜还没离开翠花胡同,听到这事儿,也跟着讨论了起来。 甘如霜和云婉裳两人都是教授,虽说不是理科教授,但作为中文教授,她们也了解很多资讯。 蔬菜大棚这不就是之前的那种菜棚子么? 十多年前的民国时期,京城这边就有人试着栽种过呢。 但现在却没有听说过了。 “大哥,大冬天还能种菜?” 陈小敏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 她二姐和三姐也同样目瞪口呆,刷新了她们的三观。 要知道,马家坟那边就是菜农啊,整个生产队都是种菜的。 在她们三小只的印象中,冬天不都是窝在家里猫冬的么? 现在却是冬天还要继续种菜,天啊! 而且冬天真的可以种菜么? 那些菜,不会被冻死么? “当然能种菜啊,为什么不能种?” 陈国华呵呵笑着说道。 他这是给家里人提前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他带菜回家,一家人大惊小怪。 “什么东西不能种啊?你们要种什么?” 这个时候,从外面回来的陈恭禄,大声笑着说道。 刚说完,他人就出现在了客厅。 一家人都在屋里呢,云婉裳还冲他招手,赶紧过来烤火。 其实外面现在还不算很冷,但家里已经开始烤火了。 主要是云婉裳,她上年纪了,所以得烤火才行。 很快,陈恭禄也知道了要种菜的事儿,不由道: “大冬天种什么菜啊?这不是劳民伤财的事儿嘛?” “再说了,冬天有冬储大白菜就够了呀,难道你们还想吃绿色的蔬菜?” “现在国家那么困难,到处都缺粮食,就你们北汽制造厂那么有钱?” 老陈终究是读书少,格局不够大。 不过他的想法也十分正常,毕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节省,而不是花钱去研究什么蔬菜大棚的事儿。 此事儿即便放在领导层面,估计还是会有不少人赞同老陈这个观点。 云婉裳和甘如霜两人连忙提出了反对意见。 “冬天能吃饱穿暖,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很多技术都需要去研发,去改进” “而且伟人也说过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老陈当然是说不过云婉裳的,所以只好闭嘴。 反正就这件事,家里议论了许久,甭管反对还是赞同,陈国华都会进行下去的。 大嫂胡萍姑回来之后,对这件事倒是蛮支持的。 她认为,如果京城的冬天,还能有蔬菜供应,那绝对是天大的喜事儿。 到时候每年都不需要冬储大白菜了,她们街道办也就不需要那么忙碌了。 这两天,冬储白菜已经开始上市了。 她们街道办的人,就必须加班加点了。 后天就可以轮到陈家这边采购大白菜了。 因为大卡车数量不够的原因,道路交通也不太行。 所以大白菜想要运进城里来,只能分批次进行。 导致街道办这边也是因此需要帮很多忙,人力还不够。 陈国华的蔬菜大棚要是能搞出点动静,未来这冬储大白菜估计会不需要了。 “大嫂,我觉得您还是期待我们国家实力变强,把道路铺平,有更多的大卡车运输大白菜,这样会更实际一些。” 陈国华闻言,却乐呵呵地说道。 “你这话说的没错,但这不也是你们北汽制造厂肩负的使命任务么?你们得加油啊。” 听到他大嫂这么说,陈国华微微错愕了一下,于沫离却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哈哈! 大家也跟着乐了。 外面天色已经很晚了,陈国华只好亲自送于沫离和甘如霜母女俩回去。 第二天,陈国华回到中科院,夏培肃却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了,华院士准备今天就去找上面的领导,协调这件事。 这种新型计算机,想要更进一步,那么需要的材料更多,攻克的技术难点也同样如此。 设计图纸是出来了,可不代表技术也出来了。 “教授,您说上面会不会支持这个项目啊?” 陈国华有些迟疑地问道。 在计划书上面,他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华罗庚他们可是提出了六十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 太多了,估计上面领导不会赞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