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位头戴斗笠的白衣女子,也稍微走远了一些,站在人群中,观察着和尚和少林武僧们的动向。 “贫僧知客院首座了行,敢问阁下从何而来?”一名气质儒雅、五官端正、气度不凡的僧人,走了出来,对着和尚,行了一礼,问道。 “金山寺主持,法海。”俊俏和尚淡笑开口。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利用易容术,改头换面的大明太子朱祐极。 其实刚刚这位知客院首座询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朱祐极本想说,从东土大唐而来的。 不过想一想,他还是打消了这个打算。 毕竟古人嘛! 没有人能接这个梗,那没人回应,就没啥意思了。 “金山寺?” “未曾听闻,敢问阁下与大理天龙寺,可有关系?” 了行微微皱眉,继续试探道。 “大理天龙寺?” 朱祐极摇了摇头,道:“并无瓜葛,金山寺在西湖。” “西湖?苏杭之地?”了行疑惑更深,天下佛寺不少,但论成体系的,能够供养出高品武者的佛门大派,屈指可数。 少林,喇嘛宗、金刚门、西佛教。 大理天龙寺,也在宋金之后,逐渐没落了。 至于什么西湖金山寺,那就更是闻所未闻了。 “阁下即是讨教佛法与武学,那就请吧!”了行试探不出什么东西,拱手行礼,道。 “嗯。”朱祐极微微颔首,在诸位少林武僧的迎接下,穿过一道道院落,踏入了少林寺的知客院。 知客院,少林派会见武林人士的场所,承担着外交、沟通、展示少林形象、维护少林地位的重要作用。 想要成为知客院的首座,需要长相气质优秀,更要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修为倒是其次。 知客院首座了行,修为八品,在武林中算是不错的存在,但换在高手如云的少林寺,就不那么突出了。 毕竟还是了字辈的高僧,同届的高僧,要不然名动江湖,要不然就是练武院落的首座、达摩院的资深武僧。 “少林罗汉堂,了悟。” “少林罗汉堂首座,了凡。” 了悟、了凡行了佛礼,出现在朱祐极的身前。 朱祐极看了一眼两位,微微行礼,道:“金山寺主持,法海。” “法海施主,你是为了讨教佛法而来?”了凡看着法海,开口道。 朱祐极微微一笑,回答道:“即是为了见一见少林寺的高人,也是受人之托,来办点公事。” 第(2/3)页